去年在小区门口,我遇见了正在扫地的张大爷。他挽着袖子擦汗时,手臂上几个鸽子蛋大小的疙瘩格外显眼 —— 那是脂肪瘤,摸起来软软的,像埋在皮肉里的小面团。
“大爷,您这胳膊上的疙瘩,疼不疼?” 我蹲在路边问他。
大爷直起身,用袖口抹了把汗:“长了快十年了,背上腿上都有,不疼不痒的,就当多了几块肉。”
“我是中医,给您看看?”
他摆摆手:“孙女刚上小学,正是花钱的时候,看病就算了。”
“不用花钱,吃几副中药就行,不用开刀。” 我赶紧说。
大爷眼里闪过一丝怀疑,但还是伸出胳膊让我看。我告诉他:“这在中医叫'痰核’,是皮肉里的痰湿凝成了块。人老了正气不足,就像家里的下水道堵了,痰湿这些垃圾排不出去,慢慢就结成了疙瘩。”
我给他开了个三味药的方子:黄芪,白芥子 ,鸡内金 。
大爷捏着药方,眉头皱得更紧:“就这三样药?能管用?”
“治病不在药多,对症就行。” 我指着方子解释,“黄芪是补气的能手,就像给您身体修条护城河,正气足了才能把垃圾赶出去;鸡内金是鸡胗的内皮,您见过鸡吃石头吧?它连石头都能磨碎,中药里数它最会化硬块,不管是结石还是脂肪瘤,遇上它都得乖乖散开;白芥子更厉害,像个小扫把,能钻进皮肉缝里,把最顽固的痰湿一点点扫出来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大爷将信将疑地拿着方子去抓药。一周后在菜市场碰见他,他老远就喊:“大夫,那疙瘩真变软了!” 我看了看,确实比之前小了一圈,就让他把黄芪的量减了些,白芥子稍增了点。又过了一个月,王大爷特意跑到我家,兴奋地说背上腿上的脂肪瘤都消得差不多了,胳膊上的几乎看不出来了,干活都觉得轻快多了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其实这脂肪瘤,就像潮湿角落里长出的霉斑,根源是正气不足、痰湿内停。黄芪补正气,从根本上增强身体的 “防御力”;鸡内金消积化滞,专攻这些有形的硬块;白芥子温化痰湿,能钻进皮肉缝隙里把痰湿搜刮出来。三味药各司其职,补正气、化痰湿、消结块,自然能把脂肪瘤化解掉。
后来每次在小区遇见大爷,他总爱跟街坊念叨这方子的神奇。其实哪有什么神奇,不过是中医 “治痰先补气,软坚必化痰” 的老道理罢了。有时候,最平凡的药材,只要用对了地方,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力量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